在刚刚结束的釜山世乒赛上,中国乒乓球队再创佳绩,又一次让世界看见了中国乒乓的力量。
有人说,这一场赛事,看的紧张又刺激。无论是男子团体赛还是女子团体赛,中国队都曾面临大比分落后的情况,但是在最后关头,中国乒乓球队运动员力挽狂澜,顶住了巨大的压力,最终为中国队夺得多项冠军。这是运动员背水一战奋力一搏的结果,更是他们数年如一日艰苦训练的结果。
世界排名第一的孙颖莎,二十出头的年纪,坐在乒乓球台上甚至脚都够不着地,却拥有着一颗超强心脏。她并不会因为胜利沾沾自喜,也不会因为暂时落后而焦虑不安。布满老茧的双手和她满是胶原蛋白的脸对比鲜明,她也曾是会失误会失败的小妹妹,是夜以继日的刻苦训练、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打乒乓球的心无旁骛、是不断的总结和精进,才有了如今断崖式优势的世界第一。
35岁的马龙,中国乒乓球队男子队的队长,令世界乒坛闻风丧胆的“六边形战士”。他的年纪和体力已经不占优势,但他依然是中国乒乓球队乃至国人心中的“定海神针”。即使是对战比自己年轻很多的外国对手,他也依然能牢牢捍卫属于中国乒乓球队的神话。他的成功,离不开他的严苛自律,离不开他对乒乓球事业的绝对热爱,更离不开他一拍一拍的坚持和努力。
而这一场赛事,国人看见的除了站上领奖台的运动员们,还有那些在背后默默付出的“幕后英雄”们。“功成不必有我,功成必定有我”的林高远,作为那个不能走上赛场的陪练运动员,他踏踏实实地履行着自己陪练的职责,全力以赴每一场陪练,在完成自己的陪练工作后,又匆忙赶往赛场去为场上的队友加油助威。林高远们的付出,最终也被看见、被肯定。在他们心里,团队荣誉更胜个人荣誉。而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默默奉献,才有了我们看到的更好的中国乒乓球队。
我们总是羡慕那些聚光灯下的人,羡慕他们的成功和荣誉。但是每一位能站在行业顶尖的人,必定都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。他们的成功配得上全世界的掌声,但从来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,他们为成功全力以赴的拼搏精神,也一样值得所有人钦佩。
编辑:赵宏瑜